颐和园教学设计

时间:2024-07-10 22:40:42
颐和园教学设计

颐和园教学设计

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,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,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。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?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颐和园教学设计,欢迎阅读与收藏。

颐和园教学设计1

教材简析:

《颐和园》是一篇写景的游记,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,移步换景,用生动的语言、准确的词汇、恰当的比喻、贴切的过渡,展现了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秀丽景色,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。《颐和园》作为本组文的一篇精读课文,其编排的意图如下:一是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美丽的景色,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中国“世界遗产”的兴趣,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;二是引导学生积累语言,学习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。这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,帮助学生积累语言、运用语言的好文章,也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,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。

教学目标:

1、知识与技能: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:万寿山、昆明湖。

2、过程与方法:让学生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,学习作者按照观察顺序,抓住每处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。

3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: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,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。

教学重点: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,培养学生审美爱美的情趣,增强民族自豪感。

教学难点:抓住课文中表示地点转换的词语,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。

教学方法:讲解、朗读、提问法

教学准备:多媒体课件

教学过程:

一、复习导入:

上节课,我们跟随作者来到了美丽的大公园——颐和园,初读课文后,我们知道了作者的游览顺序是:(先游览长廊,然后来到万寿山,从万寿山下来,就是昆明湖 板书:【长廊 万寿山 昆明湖】

我们还领略了长廊的长而美(板书)

走完长廊后,就来到万寿山脚下,抬头一看,好雄伟啊,到底看到什么呢?今天,我们就继续学习第18课——《颐和园》,我们赶快翻开书第88页,自由读读第3自然段吧。

二、领略“佛香阁”壮观美

1、抬头一看,我们看到了什么?(板书:佛香阁、排云殿)

2、佛香阁是什么样的?哪位同学能找出有关句子跟我们读一读?

3、幻灯片出示: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,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。指读——再指读——谁再来读一读(你读得真流利)

5、你能向我们介绍一下佛香阁的特点吗?

佛香阁:

八角宝塔形 三层建筑 很高的宝塔(耸立) 闪闪发光

6、幻灯片出示:一座(八角宝塔形)的(三层建筑耸立)在半山腰上,黄色的琉璃瓦(闪闪发光)。(带括号的词显示不同颜色)

从“耸立”一词,我们感受到了佛香阁的壮观,整个佛香阁是多么壮美呀!(板书:耸立)

7、那排云殿是怎么样的?

幻灯片出示: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,就是排云殿。

8、这排云殿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,请自己再读读。

一排排,金碧辉煌。(板书:金碧辉煌) “一排排”,可见排云殿的占地面积之大。“金碧辉煌”可见排云殿是那么的华丽,那么的光彩夺目。请带着你的感受,再把这句读一读。

9、幻灯片出示: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,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。那就是佛香阁。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,就是排云殿。

佛香阁是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,它耸立在半山腰上,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。排云殿是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。

同学们请看,这两句话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吗?书上那样写有什么好处?(让人产生悬念,很想知道是什么,感兴趣。也突出了佛香阁、排云殿的美。)

10、想象我们此刻正在万寿山脚下,让我们把佛香阁和排云殿的美读出来吧。(师生合作读)

三、对话文本,细品语言

佛香阁、排云殿可真美呀,那登上万寿山,又将会有什么样的美景呈现在眼前呢?请同学们闭上眼睛,听老师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,一起感受一下吧。

1、师配乐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。

2、你看到了什么景色?把你看到的景色用“——”画出来。

(树丛,琉璃瓦屋顶、宫墙、昆明湖、游船、画舫、城楼和白塔。)

3、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望,看到了这么多的美景,你最喜欢哪一处的景色?重点品读第2、3、4句。

4、幻灯片出示:(1)、葱郁的树丛,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。

(1)、还有谁喜欢这句,请你读一读。

(2)、你觉得这句话美在哪里?

(葱郁的)树丛,掩映着(黄的绿的)琉璃瓦屋顶和(朱红的)宫墙。(带括号的词显示不同颜色)

(葱郁:说明树木茂盛,很绿。有黄色、绿色的屋顶,朱红的宫墙,五彩缤纷,色彩斑斓,很美。)

(3)、请带着你的感受,再把这句话读一读。

幻灯片出示:

师小结:要把句子读出美感来,我们应该在朗读时一边想象画面,一边注意“美”的词语。语速和语调还要有快慢、高低之分。

(4)、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受,再把这句话读一读吧。

5、还有喜欢的景色吗?

正前面,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,绿得像一块碧玉。

6、幻灯片出示:正前面,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,绿得像一块碧玉。

(1)、谁再来读读这句话?

从这个比喻句中,你感受到昆明湖的什么特点?(静、绿、)(字体显示不同颜色)

(2)、还有哪一句话也体现了昆明湖静的特点?

游船、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,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。(你找得真准确)

(3)、静是怎么样的?你能想象读一读吗?

(4)、谁能感受到昆明湖静静的美?请你读一读。

(5)、谁还能带我们再次欣赏这静静的美?

听了同学们的朗读,老师仿佛来到了静静的昆明湖。书上的黄色泡泡提示我们,“滑”字用得好,能把它改为“划”吗?(同桌讨论)

(滑:游船、画舫轻轻地在光滑的湖面上溜过,速度非常慢,使湖面保持平静。突出了昆明湖的静。划:用力挥浆使船前进,水漾起波纹,打破了昆明湖的平静。)

(6)、指读课文。(配乐)

谁能带领我们欣赏这样的美景,伴着音乐,把第4自然段读一读?

7、从万寿山下来,我们就来到了昆明湖,在湖上,我们看到了一座特别的石桥,这石桥是什么样的呢?请同学们同桌合作读第5自然段,把有关句子用“——”画出来。

(1)、幻灯片出示: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,叫十七孔桥;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,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。这么多的狮子,姿态不一,没 ……此处隐藏27543个字……290.8公顷=29080000平方米约5000个校园大。

导:了解了这个知识后你想说些什么?

齐读这句话:

带着你的感受来读读这句话吧!

⑵ 学生说“美丽”找到最后一段“颐和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,说也说……”

齐读这句话──指名回答读了这句话后的感受。

引到第一段导:

请不同的学生找。

三、再读读课文,理清课文思路

1、自由读2~5段:

说一说小作者游览美丽的颐和园时,一共去了几处地方,在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,画出来。

2、反馈交流:

导:小作者先游览了哪些地方,再游览了哪些地方呢?

(长廊──万寿山──昆明湖)

导: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看出来的呢?

3、理清文章思路:

“进了颐和园的大门,绕过大殿,就来到有名的长廊”、“走完长廊,就来到有名的长廊”、“登上万寿山,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,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”、“从万寿山下来,就是昆明湖了”。

板书:

长廊──万寿山──昆明湖

导:我们从这些句子中明白了作者游览的顺序,下面就让我们随着作者一起去游览美丽的颐和园吧!

四、 精读课文

引:你最喜欢颐和园哪处景点呢?选择相关的段落认真读一读。

交流:

1、精读第二段:

齐读第二段 读了这段话后你体会到了这是一条怎样的长廊?

⑴ 出示长廊的图片:

我们一起先去领略一下这条美丽的长廊看看他的魅力吧!一起读!

⑵ 读完后问感受:

我觉得这是一条很长的长廊。

在文中找句子:

“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,分成273间。”

齐读这句话──讲说明的方法 读了这句话后你想说什么?

这句话说明了长廊的长(列数据)。

⑶ 这条长廊很美丽。

在文中找句子:

“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……”

齐读这句话──说说读了这句话后,你有什么感受(景色十分美丽)。

导:如果当时正值,秋高气爽,丹桂飘香,伴着徐徐微风,你正走在这条长廊上,深深地呼一口气,你会感到怎样?

指名请同学读──齐读。

⑷ 朗读体会:

① 找到“绿漆的柱子,红漆的栏杆,一眼望不到头”读了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?

② 再次齐读第二段:

带着你们的感受,伴着音乐,我们一起再来读读第二段吧!

2、精读第三段:

⑴ 找到“佛香阁”“排云殿”:

走完长廊后作者又去游览了哪些景物?

⑵ 教学“抬头一看,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,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。”

① 找出这句话:

文中是怎样来描写佛香阁的呢?我们一起来读读。

② 齐读这句话。

③ 读了这句话后你有什么感受?在图中找一找作者所说的佛香阁是哪个建筑。

④ 看完图后,再自由地来读读这句话,谈谈佛香阁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地方?

(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。)

解释“琉璃瓦”。

理解耸立,体会佛香阁的高。

⑤ 想着佛香阁的样子,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读这两句话。

⑶ 教学“排云殿”:

① 找到“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……”

导:作者又是如何来写排云殿的呢?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这句话,说说作者在描写排云殿时哪个词语用得好?从这个词语体会到了什么?

② 理解“金碧辉煌”:

从这个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?

③ 齐读这句话(先看图,排云殿):

这一排排金碧辉煌的排云殿多么漂亮啊!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一句话。

3、精读第四段:

⑴ 找到:

宫殿、昆明湖、城楼、白塔。

导:登上万寿山,站在佛香阁的前面,作者是在哪个角度看的?看到了那些景物呢?

① 找到“宫墙”:

齐读这一句话。

文中用了怎样的语言来写宫墙的呢?

② 体会掩映。

③ 从这个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?

(互相衬托,互相遮掩。)

④ 体会颜色:

找到描写表示颜色的词语谈谈你的感受?

⑵ 找到昆明湖:

看着这么美丽的昆明湖,我们一起把作者的语言来读一读吧!

出示:

“正前面,昆明湖……”

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?

朗读指导:

读得轻。

齐读这一句话。

⑶ 体会“滑”:

拓展:

假如此时你正坐在船上,听着悠悠地桨声呼吸着新鲜空气你有什么感受?

⑷ 找到“城楼和白塔”:

① 作者是怎样观察到城楼和白塔的。

② 齐读第四段。

4、齐读第三四两段:

导:我们在万寿山脚下,抬头看到了这些美景,让我们伴着音乐,随着作者再去走走吧!

5、第五段:

⑴ 自由地读第五段:

找到“堤岸”,读相关的句子。

⑵ 找到“小岛”读相关的句子。

⑶ 找到“十七孔桥”:

导:说说十七孔桥有什么特点吗?

桥洞多──找词语

柱子多──找词语

狮子多──找词语

想象一下狮子会有哪些形态?

齐读2~5自然段。

导:作者一路带我们去游览了那么多的景点,让我们再次去感受一下吧!

五、结课、布置作业

1、提醒难写的字,及容易写错的字:

栽、雕、廊。

2、画词语、抄词语。

【板书设计】

18、颐和园

美丽的大公园

长廊:长、奇、美

山脚:佛香阁、排云殿

万寿山

山上:宫殿、昆明湖、城楼、白塔

昆明湖:长堤、小岛、十七孔桥

【教学反思】

《新课程标准》指出: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。教材的开放性表现在教材要和生活实践相结合,要课内外结合,要学用结合。作为教师要突破教材对学生教育的禁锢,创造性的使用教材,而不能成为教材的奴隶,应该做教材的主人。

在教学过程中,我让学生选择自己认为最美丽的景色通过读、赏,感受颐和园的美,整个教学思路设计得比较清晰,但是实际教授起来感觉有些乱,对学生的问题把握不到位,归根到底是对教材的钻研不透。

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,鼓励学生对不同意见展开争论,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迸射出火花,从而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。通过用新课程崭新的理念上课,我觉得新理念已经在慢慢的渗透到学生的思维中去了,这是值得欣慰的。

《颐和园教学设计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